肝癌的那些事
二胡连奏病例一
孙某,男,35岁,13岁体检时发现为乙肝病*携带者,但一直未引起重视,未定期复查。18岁参加工作,因从事营销工作,长期大量酗酒,30岁开始一直有乏力、腹胀,依旧未引起重视。
两月前患者症状加重,并伴有肝区炖痛,到我院进行检查,通过肝脏增强CT和甲胎蛋白(AFP)检查,明确为原发性肝癌。
病例二
段女士,48岁,确诊慢性乙型病*性肝炎(大三阳)30年,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从未服用过抗病*药物,一直未有特殊不适。
23岁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因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熬夜已成习惯,半年前,出现尿液颜色加深,到我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病例三
张先生,58岁,有乙肝40年,发现肝炎后肝硬化8年,确诊肝硬化后,患者一直口服“拉米夫啶”抗病*治疗,2年前患者自行停用。
近2个月一直感肝区隐痛,到我院门诊复查AFP,超过ug/L,进一步完善上腹部增强CT,考虑肝硬化合并肝癌。
病例四
王某某,女,68岁,因上腹痛3月入院,既往否认肝炎病史,因为家庭贫困,长期吃剩饭剩菜及发霉食物,到我院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大三阳,AFP明显升高,腹部CT提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肝癌的年死亡率为20.37/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2位,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农村中仅次于胃癌。
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0%是慢性乙肝患者。乙型病*肝炎(HBV)与肝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HBV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种已知的人类致癌因素。
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经常碰到一些HBV患者,平时感觉还好,医院检查,往往就是晚期肝癌,上述四名患者,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那么,乙肝为什么会转变为肝癌?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
乙肝到肝癌究竟有多远?
到目前为止,乙肝转变为肝癌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相关研究表明这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
另外,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旦确诊HBV后,若患者定期入院检查相关指标,如肝功能、乙肝三对、乙肝病*定量、AFP、肝脏彩超,有抗病*指征的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病*药物,这类患者,往往转为肝癌的概率很低。
还有,生活方式在HBV转变为肝癌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知的肝癌病因,除了乙肝之外,还与酗酒,*曲霉素,亚硝胺等有关。
比如病例一中的孙某,长期酗酒,病例四中的王某某长期吃剩饭剩菜及发霉食物,剩饭剩菜含有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换为亚硝胺,发霉食物中则可能含有*曲霉素,而抽烟,过度劳累,高脂饮食,体型过于肥胖,这些都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
很多HBV患者,往往合并严重的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些患者转变为肝癌的可能性当然越大。
有研究表明,HBV患者,尤其是大三阳患者,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若依然没有进行合理的抗病*治疗,再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5-10年的时间,就可能转变为肝硬化。在临床中,肝硬化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是35岁,6%-15%的肝硬化患者在5年后会发展为肝癌。
如何避免HBV转变为肝癌?
(一)建议HBV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乙肝三对,肝功能,乙肝病*定量,甲胎蛋白,肝脏彩超,有抗病*指征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抗病*治疗,千万不要随便停药。
(二)戒烟戒酒,适度运动,低脂饮食,不吃剩饭剩菜及霉变食物。
(三)保证充分睡眠,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
(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不是所有的HBV都会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事实上,HBV患者罹患肝癌的只是占少数。
★想念父母★*含泪演唱《想念父母》感动全场
喜欢的朋友请收藏或分给更多人看吧
责任编辑:杨润彪
版面设计:杨润彪史静
编辑整理:史静
总期数:第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