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闭角型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变吉利德BMS等天价丙肝药被FD [复制链接]

1#

吉利德的丙肝新药Sovaldi横空出世后,全球多家药企紧随其后上市了抗丙肝新药,这些高治愈率的药物给全球丙肝治疗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也给了药企们给产品定下“天价”的筹码。但最近这些丙肝新药却忽遭“挫折”,被美国FDA打上了“黑框警告”。而这批“新贵”们也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登陆,被打黑框会给它们的中国之旅蒙上阴影吗?

19款丙肝新药被打上“黑框警告”

10月4日,美国FDA发布药物安全警告信,要求索非布韦等9款治疗丙肝的直接作用抗病*(Direct-actingAntiviral,DAA)药品在标签、说明书、患者用药手册及DAA药物用药指南中,以“黑框警告”形式明确标明对乙肝复发的风险。

这些DAA药物有吉利德的Sovaldi(索非布韦)、Epclusa(索非布韦和维帕他韦)以及Harnoni(雷迪帕韦和索非布韦)3款药物;艾伯维的ViekiraPak等3款产品;BMS的达卡他韦、默沙东的Zepatier以及强生的Olyslo。

FDA表示,同时感染乙肝病*(HBV)和丙肝病*(HCV)的患者在服用DAAs药物时,将面临体内乙肝病*再激活的风险。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肝脏疾病甚至死亡。据悉,一般在用药后4-8周HBV被激活,但激活HBV的原因目前尚未知。

据FDA已获得的报告,年12月22日至年7月18日期间,已经确认24例同时感染HBV/HCV的患者在使用DAA药物治疗HCV时,出现HBV再激活的情况。其中包括2名患者死亡和1名患者需要肝移植。而且,该数据仅限于报告给FDA的病例,极有可能还存在更多未知的乙肝复发案例。

之前这些丙肝药物在批准过程中,HBV再激活之所以不在药品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内,是由于DAA药物III期临床试验会排除同时感染HBV/HCV的患者。

针对该情况,FDA建议:医护人员对即将使用DAA药物治疗的丙肝患者进行HBV筛查和监测;丙肝患者在接受DAA药物治疗前应告知医护人员病史;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和患者向FDA报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2中国上市销售或蒙阴影

资料显示,丙肝和乙肝的感染通路和病理具相似性,有相当多的患者是治愈的乙肝患者。同时目前用于治疗丙肝的药物价格均十分昂贵。

如吉利德的Sovaldi在美国定价是美元/片,完成标准的12周疗程的治疗需要8.4万美元;艾伯维的ViekiraPak于年底获FDA批准,治疗费用是8.3万美元/12周。最新上市的默沙东的Zepatier,其价格是5.46万美元/12周。

中国作为丙肝人口大国,过去不少丙肝患者一直通过代购、跨境医疗等途径从国外购买口服抗病*药物(DAA)。重金治丙肝却可能引来乙肝复发,此次FDA的黑框警告对于患者无疑是一则坏消息。对于相关药企来说,中国无疑也是他们的DAA丙肝新药未来的增量市场。

而目前所有DAA药物在中国都还没有被批准上市。据悉,吉利德在年就已经开始与中国相关部门商谈Sovaldi的定价问题,同时包括索菲布韦在内的国外新药也在逐步于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如吉利德和百时美施贵宝均正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而此次遭遇“黑框”,是否会影响这些药品在中国的上市进程和未来的销售?

业内人士指出,FDA采取这种最严重的警告形式,要求标签打上黑框警告如今并非罕见,实际上已经是对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药品的常态性做法。

资料显示,“黑框警告(BlackBoxWarning)”是FDA基于对收到的上市后的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的评估,对已上市的药品所要求的最醒目的安全警示信息,以警示人们用药后的风险。通常该信息出现在标签的最上端,将安全风险用加粗黑框标明,相比[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黑框警告更为醒目。

因此,除了此次DAAs丙肝药物,其它治疗领域的药品早有先例。如高血压药物Diovan(缬沙坦)、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均带有黑框警告。甚至是业界熟知的重磅炸弹药物如波利维、修美乐等也被增加了黑框警告。如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波利维早在被FDA增加了黑框警告,该警告针对药物代谢不佳,用该药后没有完全获益的弱代谢者。

数据显示,在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品中,其中有6种药品的说明书有黑框警告。因此,被打黑框警告的药物并非被打入“冷宫”,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再得到重用。毕竟,目前为止,DAA抗丙肝药物仍是全球领域最有效、最快的治愈丙肝的药品,其巨大的临床和市场价值依然存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