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PEG-IFN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使用经验,随着直接抗病*药物(DAA)的发展,丙型肝炎治疗方案呈现多元化,出现了DAA全口服方案和DAA联合PR方案。面对陆续“登陆”的DAA方案,我们该如何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呢?本刊特此邀请首都医科医院陈新月教授答疑解惑,剖析DAA时代的四大追问,探讨DAA联合PR方案在丙型肝炎抗病*治疗新时代的价值,以期为不同慢性丙型肝炎(CHC),尤其是肝硬化、肝癌高风险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帮助。
专家访谈
interview
﹀
﹀
﹀
一、PR方案在现阶段是否仍具有优势?
DAA全口服方案使丙型肝炎的疗程大大缩短,疗效大大提高,患者依从性明显好转,持续病*学应答(SVR)率也非常高,确实是一个突破性进展。那么是否意味着所有患者均可以直接从PR的方案,进入DAA全口服方案,而越过PR+DAA的三联方案?陈教授认为,不然,有些患者也许选择PR+DAA的三联方案为更佳。
从丙型肝炎治疗的历程来看,不同的方案可能有不同的优势,PR方案也不例外。PR方案在我国CHC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仍是现阶段CH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我国84%以上CHC患者的相关宿主基因型为有利于IFN应答的基因型(IL28BrsCC亚型),有非常广泛的受益人群,临床大夫也有很好的PR治疗经验。
尽管PR方案的不良反应多、疗程长,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经治患者长期随访的肝硬化、肝癌发生率较低。多项临床研究表明,IFN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纤维化状态,获得SVR的患者10年肝癌发生率显著降低,以至PEG-IFN组患者病死率与普通人群相似。我国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显示,经含IFN方案治疗的CHC患者,无论是否获得SVR,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逆转,获得SVR者更为显著。
陈教授认为:“PR方案改善预后的这一特点更符合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的既要清除HCV,又要改善疾病转归和长期预后的治疗目标。”PR方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抗增殖、减少肝硬化、肝癌、改善长期预后方面具有优势;DAA方案的抗病*作用较强,但由于缺乏广泛应用于中国人群的治疗数据,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仍需更多证据。此外,PR方案在HBV/HCV重叠感染者的HBV再激活率也比较低,而DAA方案的再激活问题相对突出。
二、DAA全口服治疗有哪些问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