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来愈多的医药学研究发现,一大类传统中草药正在损害国人的肝脏。长期、大剂量的服用——包括中成药和草药,均可能造成致命损害。安徽医科大学的许建明教授年曾开展一项覆盖全国16医院的药肝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多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中草药的致病因素占20.6%。”
▲钱江晚报资料图
现有超过种化学药被明确可以导致药物性肝病。很多化学药说明书清晰告知了肝损伤风险,譬如抗结核药、抗生素和很多化疗药物。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发现并确诊了肝病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就可能选择停药和辅助性的保肝治疗。在国际上,药物性肝病越来越引起药学界、制药企业、药品管理部门与公众的重视。
年,来自重庆医院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从年到年的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中,“中草药是导致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二大原因”,占18.6%。排在药肝比例首位的是西药中的抗结核药,占将近1/3。
Becareful!
吃药不当
易吃成"药肝"
吃药也得肝病?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吃药是为了治病,但是如果不警惕药物的肝*性,服药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厌食、*疸等症状,还持续用药的话,就有可能出现爆发性肝炎。医生提醒,抗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均是临床上引起“药肝”的常见药物,应引起重视!
Becareful!
药物性肝病
肝病第四位
近年来,肝病患者正在逐年递增,除乙肝等病*性肝炎外,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都在增加,其中“药肝”已经排在肝病的第四位。“药肝”患者数量占已经占到门诊量的近1/6。我国药物性肝病占住院*疸患者5%,约占爆发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
Becareful!
那么,
什么是药肝
药物肝也称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
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种,明确可以引起本病的药物超过种,因此,药物性肝炎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肝病的前兆
Becareful!
是药三分*
哪些药易伤肝
在临床上发现,有六类药物最容易损伤肝脏引发“药物肝”,包括抗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
这几类药在各大市场药房大量销售,如果患者自己不按医嘱服药,随意增加剂量、延长疗程或不规范用药,都有可能让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即肝损伤。服用以上六种药物的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肝功能,仔细观察原有病症有无变化,自己是否在服药后出现新的状况,比如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厌食、*疸、皮疹、发热、畏寒、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等症状,如有这些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尽快就诊,把近期用药史告诉医生,以便确定病因。
一般来说,发生了“药肝”,停用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大部分患者经保肝、护肝治疗后可以恢复。不过,仍有10%的比例为严重的肝损伤,发生肝衰竭的可能性较大。
只是很多人都会以为中草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安心服用。事实上,并非所有中草药都是安全的,需要遵照医嘱服用,避免超过规定量和长期服用。更不可对民间偏方偏听偏信,以防止中*。
然而,由于中药的广泛应用而*理研究缺失,中国面临的药物性肝病问题要比国外更加复杂和严重。化学药成分确定,国内外关于化学药的肝损伤数据齐全,化学药肝病的发现、诊断和停药治疗,整个过程相对清晰。我们清楚知道它的疗效和风险,医患也会注意进行肝功能监测,警惕服药可能导致的肝病,并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来源:凤凰周刊)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国外无人研究中药的肝*性,国内亦缺乏安全性研究数据,这导致在使用中草药过程中,普通民众,甚至包括开药的中、西医医生在内,并不知悉中草药的肝损伤风险。不乏有人患上急性肝衰竭等重症肝病,乃至丧命。
危险的何首乌
一些肝病医生发现,中草药无*副作用的说法长期流传民间,致使中草药被滥用。一些极其严重的肝病与死亡案例,均是中草药肝病患者采信民间偏方,滥用中草药或超剂量、超疗程服用中草药所致。
有的养生节目,鼓励公众每天用10克何首乌炖鸡。但何首乌是味中药,真的适合每人每天吃这么多吗?
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何首乌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近万份,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为主。何首乌的肝损害中仅有小部分病例报送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未发现或未确诊的肝损害病例的潜在数字更为巨大。
何首乌所含蒽醌类成分如大*素(emodin)可引起实验动物肝损害,而蒽醌类成分在很多中药如大*、虎杖、决明、芦荟、番泻叶等都含有,因此何首乌肝*性的问题波及面非常广。
中药肝病难以分类有其客观原因。患者有的是服用单味中药,但更常见的是多种中药及其制剂,包括散剂、冲剂和汤剂。中药本身缺乏化学成分分析,相关的*理学研究薄弱,再加上复合性中草药治疗是常见疗法,服药种类和服用剂量复杂多变,这些使得肝病的成因难以确定到某一味中草药药物。
只有在少数案例中,单味中草药与肝病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才容易定位。针对中草药肝病,研究者只能做有限的猜测分析。第三*医大学的郭红在论文中做过统计学上的分析,“例注明具体药物的中草药肝损伤中,服用消核片的有58例,占16.4%,雷公藤有53例,15%,何首乌15例,天花粉12例,壮骨关节丸8例”。
药物肝损害的诊断标准
①使用某种伤肝药物后的1—4周(少数患者的潜伏期可以更长)出现肝损伤的表现。
②除有肝炎的一般表现外,首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皮肤瘙痒等。
③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大于6%。
④有肝内胆汁淤积的表现和/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改变。
⑤各种病*标志物检测阴性。
⑥再次用药后仍可发生肝损害者。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类似于慢性肝炎。除肝脏损害外还可出现肝外表现,个别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常因为损肝药物未能及时终止或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炎症持续发展所致。因此,药物性肝损伤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极大重视。
药物性肝炎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2)血清学检查(检测病*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病*性肝炎分型)。
(3)其他相关检查(血常规、肾功能、蛋白、脂肪及糖代谢、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
3.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对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可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编提醒:一定要慎用药物,并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要自己随便买药服用(包括中药、草药、补药等),这也是避免药物性肝炎的最好方式之一。
是药三分*,用药徐谨慎
来源:广西中医院-10-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